今天是:
欢迎访问马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州政府动态 > 正文

读懂新时代“西畴精神”(上)|关键词:自强不息、奋斗拼搏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2/05

一座县城

一种精神

“西畴精神”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时间的推移让它历久弥新

2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王宁率队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调研中,王宁指出——

今天的云南正在爬坡过坎、奋发图强,更需要赓续“西畴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强不息、奋斗拼搏、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云报客户端记者 雷桐苏 摄


自强不息奋斗拼搏

不等不靠苦干实干

我们试着用这四个关键词

重温、重读、重解

新时代“西畴精神”

今天,跟着小编先学习前两个


自强不息



西畴县岩头村,一个被悬崖阻隔的村庄,现实版“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在这里上演。

“1997年,我们附近11个村的群众修筑了一条4.5公里长的主干简易公路。但我们岩头村因为有悬崖阻隔,仍没有摆脱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物资运输难等问题。”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回忆。


李华明带领群众上演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2002年,李华明动员群众户均集资5000元,带领群众用了整整9年,挖开了村子到岩口800米长的路。到了最难的地方,他们在悬崖上用铁锤小心敲,用錾子一点点凿,硬是把这最后的路凿出来了。

在西畴

人在修路

路也在塑造人

“现在回头看,您觉得花12年时间修路值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李华明回答:“有志气修路,就不愁致富。”

眼下,李华明和村民们合计着两个增收新项目:开办农家饭庄,为参观者提供就餐场所;邀请县里有名的中药材致富带头人程敦儒来村里“把脉”,指导村民试种苦参等中药材。

现代“愚公”谋新路,这是“西畴精神”自强不息的赓续。


西畴的农村公路


西畴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不只是在岩头村

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西畴薪火相传

西畴地处我国石漠化核心区,修路何其难?但也是在西畴,蜿蜒曲折的山间水泥路可以通往任何村寨,犹如刻在山野间的壮美诗行。

也不只是“愚公”们

自强不息的精神

劲吹云岭大地

广大干部群众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争当先锋,成为一个个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生动缩影。

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

将喷涌出不竭的动力和养分

在新时代激励我们

接续奋斗、实干兴滇


奋斗拼搏



面对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的生存发展困境,西畴人民坚持不懈,用奋斗与拼搏的精神,不断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有效路径和成功模式,实现了从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绿洲的蝶变。


种树,就是种下希望。


1985年,西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用30年的时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一时间,全县掀起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热潮。30多年来,西畴人一个荒山接着一个荒山的绿化。上世纪9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25%。2021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4.83%。


西畴石漠化综合治理 陈明凯 摄


从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

在实现家园由荒山秃山变为绿水青山后

将保护生态环境刻在了骨子里

同时他们也在开始思考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程敦儒,地地道道西畴人,受老中医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对中草药感兴趣,并给自己立下了志愿,希望通过中药材的种植,让自己石漠化严重的家乡重新披上绿装。1992年,程敦儒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上山种树!他和妻子来到西畴县与砚山县的交界处租了500亩荒山种起了阳荷、烤烟、八角,并把这片地称为“把独基地”。


程敦儒


90年代末,“把独基地”效益初显,程敦儒也开始思索今后的发展路子。2001年,他开始在基地试着利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区培育各种中草药,尤其是重楼和山豆根。2012年,他成立了西畴县百汇药材林果种植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公司拥有林园面积800亩,资产保守估计近6000万元。到2020年,在程敦儒的带动下,西畴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77258亩,产量4075.4吨,实现产值10923.9万元。

经过多年来艰苦的努力,如今的西畴,绿化代替石漠化,绿洲覆盖石窝窝,石窝变成金银窝。

在西畴,像程敦儒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将拼搏奋斗的身影屹立在青山绿水间,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不服老、不怕难的石漠传奇。

人生难得几回搏

敢拼敢闯的西畴人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新时代“西畴精神”

正激励着无数云岭儿女砥砺奋进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  

关闭

上一篇:《云南日报》头版聚焦:文山州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强招商
下一篇:陈明率队到昆明回访企业:上门服务解难题 深入洽谈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