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马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信息 > 正文

马关县用好“加减补法”巩固脱贫成果促进 农民增收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2/10

2022年,马关县聚焦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一条主线,坚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加强政策扶持和行政引导,采取“加减补法”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

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加一批,鼓起群众钱袋子

(一)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加”一批。突出产业发展促增收,2022年全县共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8251.8万元,其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占比分别为71.13%、71.03%。一是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依托马关区位和资源优势,聚焦高端稻谷、有机蔬菜、辣椒、道地药材、肉牛5大重点产业,以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为抓手,引导龙头企业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扎实推进“5个十万”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5个十万”产业基地规模化水平。截至目前,建成7万亩高端稻谷基地、6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23.56万亩道地药材基地、7.1万亩辣椒基地、年出栏5.3万头肉牛基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29个,家庭农场9个,认定农业龙头企业33家,现代农业综合产值达37.8亿元。二是抓实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制定以砂仁草果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一县一业”实施方案,努力提升砂仁草果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五化”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全县以砂仁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4.07万亩,综合产值达15.51亿元。三是依托“基础”优势发展庭院经济。坚持“庭院经济兴农”发展思路,编制实施全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探索发展“庭院+”模式,不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家家户户“方寸之地”成为就地增收“致富园”。目前,全县共发展“庭院经济”农户达1.5万余户,覆盖14个乡(镇、场)100余个村(社区)800余个村(居)民小组,1.4万余户实现“庭院经济”收入近1亿元。

(二)发展乡村旅游加一批。深化绿美乡村、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边境幸福村的联创联建,做好山水田园、生态乡村旅游和生态康养三篇“文章”,优先将有资源、有禀赋的脱贫村、脱贫人口纳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旅游+”“+旅游”模式,在全县范围内铺开绿美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打造12个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龙树脚、嘎迪、凉水井、大梁子等一批示范村脱颖而出。引导群众利用农家乐、农业庄园、民俗客栈、民俗歌舞乐表演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扶持有条件的脱贫户借助乡村旅游发展经营实体经济,实现旅游商品“销地产、产地销”多点增收,综合带动2300户以上脱贫户实现增收。2022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24.33万人次,同比增长35.46%,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4.41亿元,同比增长29.97%。

(三)就业创业增收加一批。一是多举措推进转移就业。持续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建设,搭建“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人力资源中介多渠道、全方位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就业服务,同时,向跨省务工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助。2022年,完成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劳动力转移就业4.29万人,推动4.7万个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劳动力持续转移就业,实现务工总收入10.16亿元;向跨省务工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助补贴金额307.3万元惠及6146人。二是强技能稳定外出就业。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巩固提升转移就业为抓手,完善统筹机制,突出实作实训,提高培训针对性,确保参训人员培训后取得一技之长,增强群众就业能力、发展能力。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继续强化劳务输出,推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性双提升。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3.95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劳动力培训1.53万人次。三是稳扶持助力就近就业。持续支持就业帮扶车间等就业载体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无外出务工条件、年龄偏大、文化技能不高的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022年,实现县内务工21726人,其中,全县57个就业帮扶车间共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394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424个,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5499人,实现稳中有增目标。四是鼓励支持返乡创业。鼓励返乡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群体发挥专长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2022年,发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扶持创业127人,贷款金额210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小微企业贷款扶持创业301人(户),贷款金额5017万元。

四)盘活资源资产增收加一批。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作用,成立村级资产运营合作社或管理委员会,依托产业发展,引入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村资产增值空间。2022年共流转土地10.7万亩,多渠道挖掘增收点,促进资产性收益实现增长。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647.42万元,较2021年上升2.04%,除新成立的3个城镇社区外,其余127个行政村全部达到5万元及以上。其中:村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的2个占比1.6%,达10至50万元的68个占比53.54%,达5至10万元以下的57个占比44.88%。

二、教育医疗、移风易俗减一批,扎紧群众钱袋子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减免政策,减少家庭支出,稳固家庭收入,提升农户抗意外风险能力,筑牢脱贫户收入滑坡防线。

(一)教育扶持减支。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认定为特殊困难学生,纳入重点保障范围,确保脱贫户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特困供养学生“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过渡期总体稳定。通过增加教育投入,让学生家长“减支”,有效巩固了教育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学前教育阶段发放省政府助学金193.83万元惠及12922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9239人次3636.525万元,划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4457.04万元惠及47668人;普通高中阶段减免学杂费185.74万元惠及4006人次,发放国家助学金573.3万元惠及5530人次,发放脱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190.25万元惠及1522人次。中职阶段减免学费146.3万元惠及1463人次,发放国家助学金86.1万元惠及861人。发放中央彩票专项补助资金11万元惠及204人;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760.65万元惠及5071人。正在兑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点帮扶马关县教育捐赠资金600余万惠及2100余人。

(二)医疗保障减支。严格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实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率100%,住院报销比例达90.67%。用好医疗临时救助政策,执行县、乡、村分级分类认定机制,做好各类特殊人群的认定和监测管理,确保救助对象各项待遇标准落到实处,切实减少就医支出。2022年,全县城乡居民就诊79.11万人次,医保基金报销助力参保群众减少支出27422.92万元;共计256人报销医疗临时救助资金112.35万元。

(三)移风易俗减支。制定印发了《马关县乡风文明建设三项突出问题整治实施办法(试行)》《马关县乡风文明建设三项突出问题整治奖补考评办法》,重点针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和大操大办之风、赌博之风三项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在原修订的村规民约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修改完善红白理事会班子结构和职责职能,大力整治大操大办之风,积极发动群众成立“一约四会”,加大村规民约的执行力度,并对红白喜事划定了标准和规模,推进移风易俗,在人情往来方面为群众减支。

三、提升政策、转移收入“补”一批,贴补群众钱袋子

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现实问题,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升群众生活保障力度,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是惠农直补。2022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1099户1654.8万元;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兑付3.48亿元,有效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增收。二是沿边定补。建设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不断改善边境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边补标准,帮助边民增收致富,让边民留得下来、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2022年,全县三个边境乡镇发放边民补贴14250户9022.9万元。三是低保补助。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实施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确保政策兜底保障脱贫人口收入稳中有升。2022年12月底,全县共有城乡农村低保对象23021户36213人,其中:2022年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低保14110户24185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2031.5349万元,特困供养金1223人1436.5056万元。四是保险补助。精准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险资助参保政策,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投保补贴政策落地,落实脱贫人口养老保险保障。2022年,共计资助低保人员、脱贫人口、边境一线行政村村民等特殊人群共13.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助金额共计2136.91万元。协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捐赠4.39万元帮助全县636名收入低于1万元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购买“惠民保”,全面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发放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央、省级补贴495.48万元,县级补贴88.76万元。对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发放养老保险金13022户2454.38万元。

         责任编辑:陶丁  

关闭

上一篇:马关县“六举措”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下一篇:​马关县从“心”出发让政务新媒体从“有”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