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三大经济”,加快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一体推进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1—10月,部分重点支撑环比提升,全县经济运行延续向好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小幅回升,制造业拉动明显
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增速较1—9月回升0.3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6%,其中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1.3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锌合金同比增长98.7%;硅锰合金同比增长45%;硫酸同比增长5.2%;锌金属含量同比增长3.2%;锡金属含量同比增长2.2%;铜金属含量同比下降3%;有色金属锌同比下降5.8%。从企业效益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9%;利税总额同比增长26.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6%;应交增值税同比增长56.3%。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1—10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增速较1—9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4%;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76.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4.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6.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0.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2%,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9%,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9.7%。从重点行业看,能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倍,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3.3%;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2.5%;教育投资同比增长72.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同比下降36.1%。
三、重点服务业平稳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
1—10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0.71亿元,同比增长6.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3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0.23亿元,同比增长11.4%。
四、消费市场恢复缓慢,社消总额小幅下降
1—10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同比下降0.4%,速度较1—9月回落0.3个百分点。
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28.13亿元,同比下降0.9%;乡村市场零售额26.17亿元,同比增长0.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9.35亿元,同比下降0.6%;商品零售额44.95亿元,同比下降0.4%。从行业情况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6.3%、1.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6%、22.4%。
五、财政收支持续下降,税收收入保持增长
1—10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6亿元,同比下降17.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31%;非税收入完成0.66亿元,同比下降7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1.57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卫健、社会保障支出18.12亿元,同比下降2.3%。
六、金融市场运行趋缓,本外币存款余额小幅下降
10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9.19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住户存款117.03亿元,同比增长9.5%;非金融企业存款7.97亿元,同比下降37.2%;机关团体存款14.1亿元,同比下降8.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2.7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住户贷款77.76亿元,同比增长6.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4.98亿元,同比增长7.1%。
总的来看,10月份,全县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向好态势。但工业重点行业支撑乏力、投资增长承压、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巩固提升经济持续向好仍需发力。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省、州、县经济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全年经济预期目标,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干劲,扎实推进稳增长百日攻坚行动,加力推进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增强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全县经济运行稳定向上向好,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