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

马关县“四字诀”振兴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作者: 新闻动态来源:文山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4/17

在深入推进文化领域改革过程中,马关县进一步提升边境地区文化惠民水平,各族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持续巩固。

把文化设施"建"起来。集中整合资源,统筹实施了“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示范工程”14个和“贫困地区边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117个。截至2018年,投入项目资金3400余万元,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1个,投入37万元为乡镇文化站安装公共数字文化一体机15台。2018年以来,各站点利用设备服务群众共计10.3万人次,有效解决边疆贫困地区文化交流渠道窄、服务效能低的困境。

让民族歌舞"兴"起来。组织少数民族文艺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巡演活动,大嘎吉苗族文艺队、傣族左调合唱队等一批农村特色文艺队和国门宣讲团先后开展惠民巡讲巡演60余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入脑入心。深入开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积极举办苗族“花山节”“兜阳节”、壮族“三月三”等民俗节庆活动,让各族群众在节日的氛围中歌颂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各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不断提升。2018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236(场)次,参与群众28.8万人次。

把文化精髓"留"下来。深入挖掘“阿雅文化”、阿峨版画、马洒侬人古乐、倒爬花竿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力打造“苗族花山节”“壮族三月三歌节”、阿雅“铜锅宴”“拳王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文化名片,马关石榴石、壮族农民版画被列入云南省60个“文化伴手礼”名录。2018年,累计发展各类文化企业(经营户)311户,借助每年举办的苗族花山节、闹兜阳节,壮族三月三歌节、六月花饭节等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共接待各类游客160余万人次。

让优秀作品"走"出去。“苗族花杠王”、“壮族侬人古乐”等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争相在各大媒介“亮相”。先后创作了《滇南革命春雷响》《笙鼓潮》等一批文艺精品节目,《哨久别玛》《哼傣温哩玛》等各类作品在全国舞蹈展演、云南省新剧目展演、省第三届“彩云奖”等活动中亮相并获好评。电影《金色腰带》进入后期制作即将上映;原创傣族舞剧《顶家女儿》走上央视舞台,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盛典——2018国庆精品舞蹈展演等。2018年以来,马关本土特色产品在各类商品交易会期间销售额达93万余元。

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渠道,与河江省箐门县、老街省猛康县达成定期互访机制,以缔结中越好镇社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双边民族文化、体育、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对外文化交流,进行文化“资源共享、资源互补、共同进步”,全力推动中越双边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实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新目标。2018年,共接待越南团组6组49人次,派出团组4组43人次,文艺交流演出1次、民族民间工艺品展览2次。(http://www.wsnews.com.cn/p/20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