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马白镇位于马关县境中部偏东,东接南捞乡,南连都龙镇、夹寒箐镇和仁和镇,西邻大栗树乡,北靠坡脚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人民政府位于县城,距省会昆明360千米,距州府文山31千米;全镇国土面积251平方千米,辖10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120个自然村220个村(居)民小组;居住有汉、壮、苗、彝、傣、布依等民族,21848户70175人,其中少数民族30328人,占43.22%;农业人口46332人,占66%。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70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53亩,人均有粮352公斤。地形以山地为主,局部地区有低坝河谷,镇内平均海拔1500米,气候属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境内粮食主要有稻谷、玉米、大豆、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烤烟、三七等;共有林地面积11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45.5%,其中用材林主要有麻栗、旱东瓜、云南松等,经济林主要有八角、杉木、蓝莓、梨子、柑桔、板栗、柿子、甘蔗、桃、李、梨等,生态林主要有木兰、速生杨等;全镇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公路网络,马关至文山、西畴、都龙、河口、八寨均通公路,其中,马关至文山为高速路面和二级路面,马关至都龙为二级路面,所有村委会(社区)均已通硬化路。
【干部职工】年末,镇机关事业单位总编制99人,实有92人,空编7人。其中:事业单位编制60人,空编3人;机关行政编制39人,空编4人,镇党政班子11人。
镇党委书记:袁加坤(2016.11~2021.12)
陈正师(2021.12~)
镇人大主席:杨正武(2013.1~2021.3)
李大勇(2021.3~)
镇 长:钟绍久(2020.9~2021.11)
副镇长、代理镇长:陈亚银(女2021.11~)
副书记:杨荣波(2016.11~2021.10)
李文卫(彝2021.12~)
政法书记:杨荣波(2020.5~2021.10)
李文卫(彝2021.12~)
纪委书记:雷娅妮(女彝2016.2~2021.3)
张武杰(2021.3~)
副镇长:欧永良(彝2019.9~2021.3)
王成文(布依族2021.4~)
李大勇(2016.4~2021.3)
余青骏(2021.2~)
史兰芳(女2020.5~2021.12)
李 馨(女彝2021.12~)
全 力(壮2021.3~)
夏代斌(2020.3~2021.12)
周华先(2021.12~)
武装部长:庄刚喜(2019.2~2021.11)
毕龙金(彝2021.11~)
组织委员:骆岳双(女2020.5~2021.10)
林威力(2021.10~)
宣传委员:叶国佳(女壮2020.6~)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加大易返贫、易致贫人员的监测和帮扶,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进行核实研判。2021年,全镇排查出有问题的农户有35户,20户已采取申请低保、临时困难救助、医疗困难救助等措施予以救助解决,其余15户存在返贫风险但无法解决的已协调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解决。排查发现三类人员共12户,全部为突发严重困难户。动态管理全镇新识别共13户45人,整户清退17户75人,风险消除回退4户20人,标注风险消除2户4人,自然增加102人,自然减少83人。
【疫情防控】聚焦疫情防控,构筑战“疫”严密防线。精心部署,强化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建立镇、村、组、医四级包保责任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疫情防控全面覆盖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宣传。充分动员网格单位、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组建宣传队伍120余支4600余人,深化宣传,通过多途径广泛开展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发放明白卡37150余张,点对点、面对面,线上线下齐发力,落实强边固防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意识。二是加强疫苗接种。以应接尽接为目标,截止2021年12月,马白镇已接种第一剂83135人次,完成两剂接种80232人次,完成第三针加强针接种10252人;3-11岁已接种15336人,切实筑牢疫情免疫屏障。三是做好卡点防控。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马白镇辖区内设有花枝格落却1个卡点,共有8名工作人员在卡点值守。
【产业结构】持续巩固农业主体地位,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农业产业持续发展。2021年,完成“两杂”良种35088亩,其中杂交玉米21056亩,杂交水稻14032亩,耕地轮作制度改革6548亩,涉及8个村委会53个村小组800余户农户。烟叶收购10000担,实现烟农总收入1493.38万元。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生猪存栏18095头,出栏20085头,大牲畜存栏13506头(匹),出栏6827头(匹),畜禽良种覆盖面持续扩大,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依托添边农业、天赐蓝莓、万硕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蜀丰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订单式种植优质蜜桃300亩、桔柚500亩、蓝莓120亩、百香果2600亩、猕猴桃150亩、巴西菇820棚、蔬菜3300亩等特色果蔬产业,销售并获得经济收入3465万元。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围绕“一村一品、农旅融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功能,马洒旅游度假区、马鞍山七彩音乐风铃小镇、坡坝草场森林康养日臻完善,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开办农家乐,开辟了群众增收新渠道,目前已有经营商户26户,其中农家乐4户,超市2家,小吃店16家,“一条龙”形式的乡村旅游服务日渐成型。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5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打基础、补短板、强支撑,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加大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完成总投资6057.68万元,建成完工项目24个,其中投入资金2664.95万元,建成马白镇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一期)、马白镇2021年村内道路硬化等14个项目;投入资金658万元建设文山州马关县天赐矿业有限公司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源应急风险管控及场地调查评估项目;投入资金101.5万元建设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马关县2021年文明吸烟环境建设项目和上海投资2450万元援建的4个项目正在施工中,分别是:马白镇花枝格村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投入830万元、马白镇马鞍山农旅融合乡村旅游项目投入1000万元、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扶贫车间扩建项目投入308万元,均已主体完工,附属工程正在施工中,马白镇食用油加工扶贫车间建设项目投入312万元,项目主体正在建设当中。
【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投入资金354.4095万元开展厕所改造工程。完成巩固提升改造行政村公厕、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公厕共28座,完成提升城郊结合部和集镇建成区户厕改造1006座,公厕改造后均达到“三净两无一明”三类公厕标准,户厕改厕后均达到卫生厕所标准,目前已全面完成消除建城区及城郊结合部旱厕。以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按照选树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组织15个村(社)党组织书记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让他们转变观念,跨出第一步,发挥乡贤能人作用,引导调动群众主动性,以“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要办成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心聚力画好“美丽乡村”同心圆,着力打造15个洁美乡村,积极做好马洒、龙树脚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工作。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原则,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召开乱占耕地推进会12次,签订《违法占耕目标管理责任书》423份,共摸排农村违法占耕地建房280宗(其中农村宅基地178宗;设施农用地63宗;公服用地6宗;商服用地33宗)。调查核实完成县级派单卫片执法图斑49个,其中农村宅基地13个,设施农用地14个,商服用地21个,公服用1个。
【社会保障】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在心里、扛在肩上,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抓实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全镇累计发放城镇低保金197.67万元,发放农村低保资金987.22万元。扎实做好新农合、养老保险收缴工作。参加城乡医疗保险人员57654人,参合率达100.66%。医疗报销费用总额用为154.43万元,实际报销92.43万元。组织城乡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161人。抓好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工作,发放各种救助资金694人103.54万元、发放城乡特困供养人员补助金1032人次93.82万元,发放城乡8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龄保健补贴10884人次80.94万元,累计发放孤儿、实事无人抚养儿童补助金256人次29.11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598人次131.16万元。
【教育事业】2021年,全镇有村级学校7所,教师125人,6-15周岁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共有4626人,在校生人数4608人,学前儿童入园率、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毛入学率分别为92.54%、100%、100%。“雨露计划”教育扶贫资金惠及91名学生,共发放13.65万元。马白镇始终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组建依法控辍保学领导小组全面开展辍学学生劝返工作,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失学零发生。
【文化事业】建设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4个,配备村村通大喇叭138个、应急广播18台,组织农村文艺演出110场次,全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打造并成功申报3A级马洒民族文化旅游区和鞍码湖七彩音乐风铃小镇。组织“庆建党百年 育时代新人”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活动、全民阅读、少儿阅读等文娱活动;举办了为期2天的文艺骨干培训,共有61支文艺队116余人参加,在暑假举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少儿美术免费培训班,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
【卫生事业】全镇共有卫生室11个,有观察床58张,有执业乡村医生49个,共安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9个,共签约服务9424人,其中脱贫人口、监测人口2217人。2021年共建档1197人,累计建档63868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种一类疫苗30306人次,二类疫苗18672人次;积极开展行为干预活动,极大减少艾滋病的扩散,共计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4次,对15岁以上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累计宣传覆盖人数600余人次,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3000余份;辖区内脱贫户、监测户三个一批管理中大病集中救治188人,慢病签约管理822人,重病兜底7人,其中30类36种大病病人有154人。因病致贫返贫核实率为100%。
【环保事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河长制工作推行有效,全河长培训共8次,培训人数83人,其中乡镇河长12人村级河长11人;举办公益宣传活动1次参加人员10日;清理河湖库渠9条,清理河道污染物5.5吨,排查“四乱”总问题11个,总销号问题11个;全镇共组织开展清河行动9次,参加人数186人;镇级河长巡河240次,村级河长巡河500次,调整镇级河长3人,村级河长5人,更换河长制公示牌内容23块。
【七城创建】一是广泛协助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牢牢抓住社区是创建工作重要阵地这个“牛鼻子”压紧压实挂联村(社)干部责任,紧盯“五堆十乱”突出问题,采取逐一走访查看,形成问题清单,组建文明卫生纠察队,红黑榜评比等措施,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劝导4125起,处罚违反自治规定行为2206起15380元;开展集中整治2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清除裸露垃圾140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1100余处,清运各类垃圾4000余吨,整治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1200余件。投入资金1208.08万元,开展背街小巷道路硬化,排污(沟)管铺设、美化绿化建设、宣传栏、文化墙及附属设施等;二是扎实配合开展双拥模范县建设。全镇共建立退役军人信息台账1779人,现役军人40人;优待军发放50人次522975元;优抚对象689人、每月发放补助资40余万元;立功授奖12人以上门报喜慰问、亲送去慰问金;悬挂退役和现役军人“光荣之家”牌子分别为1751人、27人;走访困难临时救助家庭户18户,已全部申请困难临时困难救助。
【社会治理工作】我们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丰硕。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不断提高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2021年共立刑事案件536件,共破获刑事案件104件,受理行政案件418件,办结155件,调解案件473件。缉枪治爆专项行动成效显著。2021年以来,马白派出所接收到群众主动上交电雷管72枚、纸雷管186枚、手榴弹23枚、军用子弹1036发、TNT炸药1筒、炮弹1枚、仿真玩具枪1支、铅弹375克、钢珠400粒、气枪1支、射钉枪3支、火药枪4支、黑火药200克、导火索6米、鱼雷4枚。实现“三个有效、三个下降、三个提升”和“三个坚决防止”目标。安全生产实现常态长效。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为重点,常态化开展以食品药品、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为重点的排查整治行动,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3次、消防安全培训2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序开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七五”普法、依法治镇工作持续推进。2021年1月至今,全镇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461件,已化解435件,未化解26件,化解率达94.36%,其中婚姻婚恋纠纷18件,已全部化解。联防联控全面深化。联合88家网格单位,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严格落实“十户联防”责任,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共划分3892个网格,发放“十户联防”明白卡37150余张。全覆盖开展“三非”人员摸底排查,制定“一人一策”管理措施,累计排查“三非”人员479人。全面落实新冠疫苗接种“政府找人”责任,精准找人、精准服务,目前加强针已接种44863人,全面构筑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特殊人群管控有力。建立健全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认真落实特殊关怀政策,截至目前,共有社区矫正对象88人,刑释人员276人,安置率、帮教率均达100%。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成果显著。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
【党的建设】全镇共有党组织129个,其中党委9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113个,共有党员1916名,女党员522名,占党员总数的27.24%。2021年内发展积极分子34名,发展正式党员21名。
【自身建设】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理镇人大代表建议23件(A类2件、C类21件),政协委员提案4件,代表、委员满意率为100%,群众反应的一批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抓好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管、用,全镇便民服务更加方便快捷,行政许可办理事项1056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作为准则,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事项32件,办结率100%。结合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派单制,派出责任清单任务185条,着力压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州、县有关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驰而不息开展“”四风”纠治,不断加强作风整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共对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等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治,制定整治措施8条,已完成7条,取得阶段性成效4条。监督执纪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快向更加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转变。